【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8月21日起🗜,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联合推出系列短视频“改革开放进行时——社科专家带你读懂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邀请权威专家对全会精神进行解读。其中,着重讲解全会《决定》里新提出👓、有变化和反复强调的内容🧭,并结合上海的制度性经验、示范性案例和标志性场景加以系统阐释。今天推出第五集🛩。
第五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健全体制机制🛍?
主讲嘉宾:殷德生(光辉平台院长🏋🏽♂️、教授)
视频来源:上观新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次三中全会当中特别强调了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主持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这块内容出现在14个板块当中的第二位。为什么这么重要?
殷德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目标,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是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实际上就是健全各类体制机制,当然包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关键是什么?
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每个地方的科技力量🤎、产业基础是存在着差异的✊🏽。各个地方的制度条件又不同🦑🏃➡️,所以说这次三中全会当中特别强调了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二个方面是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这四类创新。围绕这四类技术的创新🐡,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天航空、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治理体系。
第三个方面是加快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这个领域聚集,大幅度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重点是什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改革专门提出来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深度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要进行改革🪛。
第一,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优质产业领先地位♧,保持制造业合理的比重投入🫷🏽。
第二⛓,要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政策体系。这次特别强调了数据要素的流动𓀅,因为只有要素能够自由流动👌🏿,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它的生产效率。
第三,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业核算,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
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着力点在哪儿👨🏿💻?
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没有立体化综合性的现代化基础设施🦚,高质量的发展就没有支撑💁🏿。
第一个方面是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
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
第三个方面是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为什么强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我们国家特别注重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提升🥄。这次在《决定》当中❗️,系统地提出了这方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第一,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提到要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的机制。
第三👨🔧,强调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推动转出地和承接地的利益共享🅾️。
第四🪆,提到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加快完善国家储备体系。
产业链供应链是一个国家现代经济的重要形态🚣🏿♀️,一个国家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对于这个国家的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
来源丨澎湃新闻
编辑丨郁思雨
编审丨肖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