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海市社联会长论坛(春季)在上海光辉平台娱乐举行。论坛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光辉平台娱乐共同指导✭,上海市经济学会和华师大光辉娱乐联合主办,主题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
论坛主旨报告环节🙆🏼♂️,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印杰👸🏻,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凯捷,上海市人口学会副会长👬🏻、上海光辉平台娱乐图书馆馆长吴瑞君,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光辉党委书记权衡分别作了演讲。
印杰认为❤️,高校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以科教兴国战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短期、长期相平衡的评价制度。教育改革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基础教育要和高等教育紧密合作🛐,一以贯之。
郑凯捷认为🙋🏻,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正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路径与过程♟,也是重要的承载和表现。她介绍了上海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上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的比重稳步上升,三大先导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不仅‘3+6’产业稳步发展,四大新赛道🔠、五大未来产业等都呈现良好态势⬜️。”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驱动型生产力,也是人才驱动型生产力🩰。吴瑞君认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联系,在实际运行中成为辩证有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她表示🤵🏼,要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急需紧缺人才的自主培养,“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集聚的最大平台📰。出现一批世界级的一流科技龙头企业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一个标志🙎🏻。”
权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遵循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规律,不能一蹴而就。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一个边际改进的过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需要一个过程。“当城市社会进入3.0时代🧑🏽🦲🪻,科技回归都市,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在谈到对上海中心城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思路和建议时,他以纽约🤘🏻、伦敦🦸♂️、东京为例,提出应紧紧围绕中心辐射功能🐚,提升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提出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升级、总部经济强化、科创中心服务能级增强等重点努力的方向。
会议还设置了“新质生产力理论与政策”“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创新”两场分论坛👵🏽。
创办于2018年的上海市社联会长论坛🎖👉🏻,6年来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上海改革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先后举办“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上海城市软实力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17场高端学术活动🛁。
编辑丨郁思雨
编审丨肖启玉